所长信箱  |  联系我们  |  English  |  中国科学院
首 页 研究生教育 出版物 信息公开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其它功能 > 专题 > 十九大学习专题
我在团队中的位置——我与团队共成长
作者:八室党支部 发布时间:2017-12-25 阅读次数:

  如何高效地完成科研工作——必须依靠团队这一不可取代的力量。所谓团队,就是一群有能力、肯担当的人,为了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相互支持,共同奋斗。一个团队应当可以充分调动素有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,并且能主动地消除团队中不和谐的因素。 

  一个团队一般由领导者(团队核心)、执行者(团队骨干)和基层员工组成,而打造一个优秀的团队,不仅需要高瞻远瞩的领导者、能力出众的执行者,更需要每一个团队成员勇于奉献。 

  南仁东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,国家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(FAST)工程的首席科学家、总工程师。从青年到暮年,他用了23年时间将一个对科学最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,成就了这一领域中国在世界上独步天下的地位。然而,这一成功的背后,南老在90年代中期,放弃了国外的优越生活工作的条件,踏遍西南山区为FAST选址。选址确定后,又通过各种途径为FAST的立项奔走呼喊,直到2011FAST工程开始建设,每逢重大工程进展,南老都要在工地亲自部署。渐渐地,洪亮的嗓音变得沙哑,跑遍大山的双腿不在矫健,他仍在现场坚守。2017915日,72岁的南老永远地闭上眼睛,但却由此打开了中国领先世界二十年的“天眼”。 

  南老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,也是执着追求的一生。作为FAST团队的领导者,南老的事迹注定将为历史所铭记。然而,有更多服务于FAST乃至其他科学工程的无数不知名的工作者,他们同样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。可以说,FAST的诞生不仅是南老一生追求的结晶,更是无数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结果,这也是一个优秀团队的胜利。 

  每位成员准确定位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,坚守本职工作,也是团队得以高效运行,不断成长的关键。 

  李金城是青藏铁路一名普通的建设者。20009月,李金城和他的团队深入到了唐古拉山以北的无人区进行实地测绘。当他们快进山时,天突然下起了大雨,车辆无法前行。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,李金城和团队中20多个年轻人一起轮流背着仪器和工具徒步前进。大雨很快变成鹅毛大雪和冰雹,在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中,所有人的衣服都被雨雪浸透。在最后一次过河时,患有低钾血症的李金城再也支持不住了,倒在了冰冷刺骨的河水里。他意识到自己可能走不出去了,便把队友叫到身边,平静地说:“我没事,你们把仪器和枪支留下,赶紧走出去,明天再来接我”。但谁都知道,如果丢下李金城,他就算不被冻死,也会被狼吃掉。于是大家驾着逐渐失去意识的李金城,一路跌跌撞撞地走出了无人区。正是这次实地测量,为优化青藏铁路的唐古拉山越岭方案奠定了基础,节省工程投资8亿元。 

  卓越的团队不需要领导提醒团队成员竭尽全力工作,因为每一位团队成员都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职责,他们会彼此提醒注意那些无助于成功的行为和活动。正是每一位坚守职责,默默奉献的最普通的团队成员,才有了团队一往无前的动力。 

  我们作为中国科学院这个大团队中的一员,和以上这些事例中的人物相比也许显得有些渺小。但身处于科研团队中,我们就需要把南仁东、李金城的精神体现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,无论身处何种岗位,都要在团队中找准自己的位置,尽我所能完成自己的工作。胸怀家国,要把为祖国富强、民族振兴、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最高追求。既要在设立科研目标的时候仰望星空,高瞻远瞩,也要在具体操作时严谨规划、脚踏实地,慢慢地积累自己的成就,并最终汇成团队的成功。我们要对自己所从事的科研事业表现出心中最炽热、最真挚的情感力量,用最质朴、最深沉的行动表达我们的热爱,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 

 
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本页】
中国科学院   版权所有 ©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单位邮编:610209 备案号:蜀ICP备05022581号
单位地址: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双流350信箱 电子邮件:dangban@ioe.ac.cn